释义 |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如果合同履行过程之中,遇到不可抗力的原因,即: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影响或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且该不抗力的原因足以彻底让合同丧失履行意义,其给合同履行带来的障碍,完全无法逾越,那么合同缔约的双方当事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国际贸易合同受疫情影响属不可抗力怎样认定 受疫情影响的国际贸易合同不可抗力的认定如下: 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见是否会发生。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虽然当事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事故的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事件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行动来避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能被视为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当事人无法克服事故造成的损失。如果一个事件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来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限。对于特定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后和终止前,即合同履行期间。合同订立前或履行后发生事件,或者一方履行延迟,另一方同意的,不构成本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构成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二、不可抗力是在法律上怎么来认定的呢? (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59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