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迟延履行金?
释义
    迟延履行金是指违约方未按时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支付给申请方的赔偿金。根据债务性质不同,金钱债务的迟延履行金是利息,非金钱债务则根据实际损失确定数额。
    法律分析
    迟延履行金是指,被执行人因未按生效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或其他义务时,由人民法院裁定,由被执行人交纳用以弥补申请人损失,同时惩诫被执行人违法行为的款项,属人民法院执行权调控的范畴。
    根据金钱与非金钱债务的不同,迟延履行金也有所不同。
    金钱债务的迟延履行金是迟延履期间的利息;而非金钱债务的迟延履行金则不同,如果迟延履行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则需要补偿申请执行人已经受到的损失,如果没有造成损失的,则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迟延履行金的数额。
    拓展延伸
    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迟延履行金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按约定履行义务而导致延迟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要求迟延方支付的一定金额。其计算方法主要依赖于合同中约定的具体条款,常见的计算方式包括按日计算、按比例计算等。影响迟延履行金的因素包括迟延的时间长度、合同的重要性、迟延方的过失程度等。此外,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也对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定和解释,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当遇到迟延履行的情况时,应根据具体合同条款和法律规定来计算迟延履行金,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最终的迟延履行金金额。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迟延履行金是一种补偿方式,用于弥补被执行人未按时履行义务所造成的损失,并惩戒其违法行为。对于金钱债务,迟延履行金是指迟延期间的利息;而对于非金钱债务,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合同条款和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最终的迟延履行金金额。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六条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五条 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民法典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销,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