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可能会受到哪些刑法罪名的指控?
释义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行为有以下类型: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校园欺凌会判刑吗
    要看具体的欺凌程度跟当事人的年龄,如果欺凌比较严重已经造成了人身伤害了,而且涉事人已经达到刑事案件年龄(18)是可以判刑的。具体欺凌严重的情况包括:1、损坏他人财产;2、侮辱人格;3、对身体造成损伤;4、殴打他人。
    校园欺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校园欺凌造成的后果是双方面的,对受害者与霸凌者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施暴者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法律依据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三十五条 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该内容由 韦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