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电信诈骗案件类型概述
释义
    电信诈骗属于侵犯财产权的犯罪,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刑罚和罚金。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包括虚假走私物品、卡单诈骗、支付宝维护、购物网站故障、促销抽奖骗局、飞机票身份验证、资质验证等。
    法律分析
    电信诈骗属于诈骗案件类型,具体规定如下:
    1、电信诈骗属于侵犯财产权的犯罪;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
    1、谎称其货品为走私物品或海关罚没物品,要求网民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押金、定金;
    2、谎称网民下订单时卡单,要求网民重新支付或重新下订单;
    3、谎称支付宝系统正在维护,要求网民直接将钱汇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4、谎称购物网站系统故障,要求网民重新支付;
    5、谎称网店正在搞促销、抽奖活动,需要交纳一定的手续费等等;
    6、网民在网购飞机票时,嫌疑人谎称网民提供的身份信息有误,要求网民重新支付购票款;
    7、谎称需要进行资质验证,要求网民支付验证资质费;
    8、谎称店内无货,朋友的店里有货,于是推荐一个看似差不多的网址。
    拓展延伸
    电信诈骗案件的常见手法及预防措施
    电信诈骗案件的常见手法包括冒充公检法机关、冒充亲友、虚假中奖、假借求助等。冒充公检法机关是指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构工作人员,以调查、嫌疑、判决等名义骗取受害人的财物。冒充亲友则是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受害人亲友的信息,以亲情关系进行诈骗。虚假中奖是通过发送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受害人中奖,并要求支付手续费、税费等,实际上并无真实奖品。假借求助是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借款,如假装遇到紧急情况、急需资金等。为了预防电信诈骗案件,公众应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和电话,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保持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电信诈骗的认知。
    结语
    电信诈骗属于严重侵犯财产权的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不同数额的诈骗金额,将会受到不同的刑罚和罚金处罚。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机关、冒充亲友、虚假中奖、假借求助等。为了预防电信诈骗,公众应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电信诈骗的认知。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5: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