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及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时,责任如何划分? |
释义 | 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比例决定赔偿比例,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行人无过错时,机动车全责;行人有过错时,根据过错程度减轻机动车赔偿责任;机动车无过错时,最多承担10%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无过错时,机动车全责;非机动车有过错时,根据过错程度减轻机动车赔偿责任;机动车无过错时,最多承担10%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损失,机动车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交管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依据该认定书确定双方的责任比例,依照责任比例确定赔偿比例。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交通事故是由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不承担责任; 2、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3、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比例由交管部门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赔偿比例也依据此确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过错程度,责任会相应减轻或分担。如果是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损失,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以上是对交通事故责任和赔偿责任的基本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二节 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五十条 机动车倒车时,应当察明车后情况,确认安全后倒车。不得在铁路道口、交叉路口、单行路、桥梁、急弯、陡坡或者隧道中倒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二节 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四十六条 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 (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 (五)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二节 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六十七条 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应当低速行驶,避让行人;有限速标志的,按照限速标志行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