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且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增值税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根据经营规模和纳税人性质确定,例如销售额小于50万元或80万元的纳税人可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对于同时兼营增值税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销售额的纳税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认定。除了定量标准,纳税人的性质和会计核算程度也会影响是否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所称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是怎样的 1、定量标准——经营规模 (1)从事生产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或以其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适用50%的标准) 年应税销售额大于等于50万元的为一般纳税人;小于50万元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大于等于80万元的为一般纳税人;小于80万元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3)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为500万元(不含税销售额)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提供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含免税、减税销售额。 纳税人同时兼有增值税应税货物、劳务,以及应税服务销售额时,如何确定? 假设某商业批发企业兼营应税服务项目,有下列情形: 批发零售年销售额85万元,应税服务销售额400万元,由于应税货物达到85万,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批发零售年销售额70万元,应税服务销售额505万元,由于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达到505万,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批发零售业务年销售额70万元,应税服务年销售额450万元,合计520万元,虽然合计金额超过80万及500万标准,但由于应税货物及劳务年销售额未超过80万,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不应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定性标准——纳税人性质和会计核算程度 (1)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结语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根据经营规模和纳税人性质来确定,如销售额低于一定金额或者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个人和单位可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而销售额超过标准且会计核算健全的纳税人则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中国居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