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举证对方有寻衅滋事的行为,就是收集对方寻衅滋事的相关证据,而寻衅滋事的证据包括以下: 主体证据: 犯罪主体为自然人,系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证据: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证实: (1)实施寻衅滋事的动机、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方法、经过; (2)共同犯罪的,行为人之间有无预谋、犯意提起和组织分工等。 2、被害人陈述。证实行为人寻衅滋事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及特征、经过结果等,及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等。 3、证人证言。证实内容同上。 4、物证、书证、现场勘查笔录、鉴定结论、视听资料等。证实内容同上。 一、寻衅滋事罪拘留多少天 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 如果寻衅滋事的行为情节较轻,只属于违法行为,未涉及《刑法》。那么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当事人会被羁押在拘留所。 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寻衅滋事罪,那么案件将进入刑事司法程序,依据《刑诉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可以达37日,当事人会被羁押在看守所。刑事案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公安阶段、检察院阶段、法院阶段。从刑事逮捕起算公安阶段一般为2个月,检察院阶段一般为一个半月,法院阶段一般为2个月。一般来说,刑事案件在半年至2年内会有判决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