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
释义
    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其内容是只要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在客观上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或荣誉上的损害,不管主观:是否有过错,受害者都有权要求赔偿或其他救助的权利。
    消费者求偿权是什么,消费者获得赔偿权
    消费者享有的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消费者求偿权的行使可通过“自力救济”和“公力救济”的途径进行。
    1、自力救济:消费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发现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自接告知经营者,或通过各级消委,要求经营者给予补偿。
    2、公力救济:消费者在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向国家相关行政机关申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诉讼的途径,获得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什么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公正、合理地进行市场交换行为的权利。公平是指导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的重要法律准则,它意味着交易双方从交易中获利是均衡的,双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相当的。
    消费者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双倍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什么是消费者的消费知识获取权?
    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要靠法律规范、靠政府依法行政,靠消费者组织积极开展活动,也要靠消费者自己提高保护意识,增强权益保护的能力,这就需要消费者努力学习有关的消费知识,对商品和服务有一定的了解。基于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消费知识获取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保障消费者对于商品以及服务方面的知识获取权利,才能使消费者了解和掌握商品及其服务的基本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理性消费,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消费者需要对商品或者服务的用途、性能、质量、效果、有效期限等基本问题有概括性的了解,然后才决定是否购买;消费者使用商品则需要对正确使用的方法,保管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消费者有获取这些知识的权利,但同时,法律对于消费者也有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要自觉、有意识地学习掌握消费知识,提高自身保护的能力,减少盲目消费、冲动消费、不当使用商品等,只有做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消费,才能更好地实现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目的。
    消费者在什么情况下可获得双倍的赔偿
    消费者可获得双倍的赔偿的情形:
    (1)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2)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3)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销售明知是失效、变质、受污染商品的;
    (4)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的;
    (5)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变相提高商品价格的;
    (6)采取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等欺骗性价格表示的;
    (7)对修理的商品,故意损坏或者更换不需要更换的零配件的;
    (8)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
    (9)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10)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不予标明的;
    (11)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12)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为欺诈行为的。
    
     该内容由 张心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