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多家借款不还算诈骗吗 |
释义 |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实践中,许多借贷式诈骗的行为人在归案后,总会提供借条等证据,并辩解称其与被害人之间是民间借贷纠纷。区分借贷式诈骗与民间借贷纠纷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之目的。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因素综合判定: (1)行为人借款前是否具有还款能力。 (2)行为人借款时是否采取了诈骗手段。 (3)行为人借款后的实际用途。 (4)行为人不能归还借款的原因。 (5)行为人不能归还借款后的态度。 一、合同诈骗罪如何认定 1、正确把握立案标准,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构成合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骗取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查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骗取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 2、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1)二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 (2)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并且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也可预料其没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在合同订立时有履行能力,但在签订合同后,由于种种事由而丧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仍然以上述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应当作为合同诈骗犯罪。 (3)但如果是本来有履行能力或本来可以有履行能力,签订合同后虽经努力,却仍然由于某些原因无力履行的,则应作为合同纠纷处理。 3、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诈骗行为,都有诈骗的故意。区别的关键在于: (1)犯罪时问不同。本罪发生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而一般诈骗罪没有具体的时间、条件的限制。 (2)犯罪手段不同。本罪的行为方式是特定的,即刑法中具体规定的五种方式之一;而一般诈骗罪却没有具体的行为方式限制。 4、关于诈骗数额的计算。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二、借款人涉嫌诈骗被起诉后怎样维权 你可以先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借条等证据材料。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存在虚构事实并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经法院审理认定构成诈骗,则在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中会判令借款人退赔你的损失。如果公安机关未予立案或经法院审理认定借款人向你所借款项不构成诈骗,则你可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归还借款。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