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我们常常可以在网上(微信、抖音、微博等)看到一些辱骂、诽谤他人的信息,如“小三、骗子、人渣、贪官”等等,这些信息往往传播力惊人,对被骂一方造成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在网络公开散布这样的不实信息,法律上属于损毁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轻则构成民事侵权责任,重则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刑事责任,作为被侵权一方,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在遇到如此“流氓行径”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要及时对网上的侮辱诽谤信息进行证据保全公证,避免证据被删除、毁灭。证据保全方式有传统的公证处公证,或者新型网络公证(如可信时间戳)。互联网(微信、抖音、微博等等)信息非常容易被删改、毁灭,因此无论我们何时进行维权,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保全相关的侵权证据。 其次,要及时向平台投诉、举报该侮辱诽谤信息,要求平台下架、屏蔽信息。平台虽然是第三方,但依法具有制止不实信息继续传播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网络平台在收到举报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不实信息的进一步扩散、进一步造成损失,否则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最后,考虑是否对侵权者提起诉讼,请求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若不实信息传播浏览量较大时,还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刑事责任。因此被侵权人可以自行到法院对侵权人提起名誉权纠纷诉讼(构成刑事时,可提起刑事自诉),或者委托专业律师全权处理。 关注吴律,分享更多实用法律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