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收养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
释义 | 收养流程包括收养人和送养人的资料提交,如身份证、户口本、婚姻状况证明等,被收养人的户口证明或出生证明,特殊情况下还需提供旁系血亲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并最终需要收养人和送养人签订书面协议。 法律分析 收养流程如下: (一)收养人应提交: 1、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及其复印件; 2、要求收养子女的申请书 3、婚姻状况证明及其复印件; 4、收养人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所在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姻、家庭、年龄状况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的证明; 5、计划生育办公室出具的婚姻、子女状况证明; 6、县以上医院出具的不孕(不育)诊断证明; 7、事实收养公证应出具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共同生活多年的证明材料,如是捡拾的弃婴应出具捡拾弃婴的证明材料。 8、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子女的,应提供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证明,华侨收养的提供华侨身份证明。 (二)送养人应提交: 1、夫妻双方同意送养的书面意见、婚姻状况证明、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及其复印件;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子女情况和送养人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证明; 2、社会福利机构为送养人的,需提交经该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同意送养的书面文件; 3、孤儿的监护人有监护资格的证明和同意送养的书面意见及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及其复件。 (三)被收养人的户口证明或出生证明及其复印件。 (四)特殊收养应提交: 1、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证明; 2、达到法定婚龄的,提交婚姻状况证明、户口证明或居民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3、被收养人有配偶的,提交配偶同意其被收养的书面意见。 (五)收养人、送养人双方订立的书面协议。 拓展延伸 收养流程解析:从申请到正式收养的步骤 收养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确保了孩子能够在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申请收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以确保收养的合法性和适宜性。首先,申请人需要向当地的收养机构提交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的个人资料和证明文件。接下来,机构会进行背景调查和家访,以评估申请人的家庭环境和能力。如果通过评估,申请人将接受收养培训并参加法庭听证会。在听证会上,法官会审查申请人的资格,并听取各方的意见。最后,如果法庭认为申请人符合收养条件,会颁发正式的收养判决书。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最终会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庭。 结语 收养流程解析,确保孩子能在温暖、稳定的家庭中成长。申请人需提交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并提供婚姻、家庭、抚养能力证明。送养人需提供同意书、子女情况证明。被收养人需提供户口或出生证明。特殊收养需提供血亲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申请流程包括申请、背景调查、家访、培训和法庭听证会。最终,法庭会颁发收养判决书,确保孩子获得温暖、稳定的家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