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广州劳动律师张家齐教你怎么做劳动仲裁 |
释义 | 最近遇到不少劳动纠纷案子,张家齐律师给了很多的建议,也深切感受到员工的劳动意识确实是增强了,以前劳动者主要是主张拿回基本工资,现在是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没有缴纳社保的经济补偿金等都要,还有的劳动者更有一种意识觉醒,要求企业尊重我,如果觉得自己不受尊重,就吞不下这口气,要讨个说法。 击(最多18字) 感慨一句:如果加剧不安感,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一片雪花 为什么现在纷争多了? 在员工心态方面的原因,我感觉主要是以下这些:第一,员工对工资是不满意的;第二,觉得事儿多;第三,企业没有给我提供情绪价值,此外还要忍受各种PUA。 一旦有纷争,劳资关系就容易崩盘。一崩盘,员工之前与企业的矛盾和积累的负面情绪就容易被激化,很难被化解。 而很多企业也是冷冰冰的,很多时候只是在执行一种目标,即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你可能会觉得企业连人性都没有,没有一点温度。 比如,有一些企业从头到尾一直是无所谓态度。发不发工资或少发一点,没什么关系。即便是出事后,只要不让他花钱,企业形象他不管,劳动者怎么弄都可以。 这些企业也不会觉得劳动者一定会来仲裁。一来是在劳资关系中,企业更有主动权,更有优势;二来是能多拖一时算一时,能欠一个算一个。 还有不少企业是直接注销的、关门跑路的、把钱转走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其实也没办法,找不到人、拿不到钱。执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靠当事人提供线索,如果没有线索,法院、仲裁院也没有精力继续帮你追这些钱。 当然,还有一类企业的心态是:他(指员工)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这种人没有良心,我给他发工资已经很好了。他们其实也是有一肚子委屈。 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企业一定要有企业文化。如果有比较良性的企业文化,大概率不会到打官司的地步,绝大部分纠纷和矛盾可以通过内部协商消化掉。而现在很多企业跟员工之间大概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大家只是基于经济利益组成的松散组织。 劳动者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也要多注意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是这样的:它对员工的管理手段还是柔性的。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企业不会说动不动就通过法务,非要把员工怎么样。 用中国人的传统来说,做人还是留了一线的。哪怕很低,但也留出了个缝隙。 而现在有些企业,明明可以在仲裁前期跟劳动者协商好,大家各退一步,就少了一个纷争,但是企业不肯,并且在在诉前调解期,企业愿意真金白银拿出来给劳动者的,也很难。 当然,张律师在代理劳动纠纷案时坚决守住底线,绝对不鼓励企业或劳动者拿到不该拿的。 这里有一些细节提醒大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进入一家公司,没有跟你签合同,就要注意公司的合法性了。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和所需要的材料,大家可以留言,下次再分享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