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首杀人的刑期有多长? |
释义 | 杀人后自首的量刑视情况而定,故意杀人可判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但部分犯人仍有判处死刑的可能。量刑需综合案情评估罪行轻重和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刑罚。自首制度适用于所有犯罪,促使犯罪人悔过自新。对于故意杀人罪后自首者,可能无法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一、杀人然后自首会被判多少年? 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一般可保住命。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注意这里用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犯罪后自首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总则规定的自首制度适用于一切犯罪,旨在通过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一方面有利于案件的及时侦破与审理,另一方面促使犯罪人悔过自新,不再继续作案。《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故意杀人罪后自首的使用上述规定。 杀人后自首的量刑,具体需要从是否是故意杀人来决定的,若是意味或者是由于正当防卫导致死亡的,此时有可能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对于那些故意实施杀害他人行为的主体,即使杀人了之后,到公安机关去自首,此时也无法得到减刑处理。 结语 杀人后自首的刑罚量刑需根据是否故意杀人来决定。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但并非一概从宽。在量刑时应全面考虑案情,评估罪行轻重和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刑罚。自首制度适用于所有犯罪,旨在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有利于案件侦破与审理,并促使犯罪人悔过自新。对于故意杀人罪的自首者,无法获得减刑处理。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一)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的; (二)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现有证据证明其存在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认为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公安机关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出庭。必要时,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应当向法庭说明证据收集过程,并就相关情况接受发问。 经人民法院通知,人民警察应当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出庭作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第十七条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