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诉前调解告知书,但没有明确的时间
释义
    法律分析:一、诉前调解告知书,但没有明确的时间
    关于诉前调解通知调解的时间,我国法律并未直接规定起诉后必须多长时间内进行庭前调解,但是对于案件整体审理时间有具体规定。立案前调解需要几个工作日没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调解程序一般是1天。诉前调解告知书会注明调解时间,到时根据这个时间到法院双方协调,协调一致的,签订调解意见书,法院结案,如果调解不成功的,法院会排期开庭审理案件。起诉,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的话,法院会安排诉前调解,由调解员主持调解,一般不超过20天。
    二、民事诉讼立案前调解与立案调解有什么区别?
    立案调解,又称民事案件速裁,是人民法院的立案庭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在案件移送审判庭之前,由立案法官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化解民事纠纷的诉讼活动。立案调解工作由人民法院的立案庭负责。立案调解将简易民事案件化解于立案阶段,其前提是民事纠纷已经立案,调解案件的人员是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立案调解的结果是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达成调解协议,案件移送审判业务庭继续审理。
    立案调解与诉前调解的功能都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但两者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一是调解纠纷的性质不同。立案调解是诉讼调解,诉前调解是人民调解。
    二是调解对象不同。立案调解的对象是已经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诉前调解的对象是当事人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人民法院并未立案受理,而是转交“人民调解工作室”安排调解的矛盾纠纷。
    三是主持调解的人员不同。立案调解是由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组织进行的,诉前调解则是由“人民调解工作室”安排人民调解员主持的。
    四是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同。立案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捺手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自觉履行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前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性质,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内容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调解的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