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赡养人未履行赡养义务,该怎么办? |
释义 |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处理方法:不得以放弃继承权等理由拒绝履行,被赡养人有权要求赡养费;未支付费用需支付违约金;在继承时受损;其他赡养人应按顺序继续履行义务,不能以此为不履行义务的理由。 法律分析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处理方法: 1、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被赡养人婚姻关系变化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2、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赡养人不履行给付赡养费、共同分担费用的,除了支付赡养费、共同分担的费用外,还应按照应当缴纳的赡养费、共同分担的费用数额的每日1%支付违约金; 4、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 5、部分赡养人不履行义务,其他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由不尽赡养义务赡养人的下一顺序赡养人继续履行赡养协议约定的义务,任何赡养人不得以此作为自己不履行义务的理由。 拓展延伸 赡养义务违约:应对赡养人不履行义务的措施 当赡养人未履行赡养义务时,法律规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受赡养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法院会依法判决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并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等。其次,赡养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根据相关法规,赡养人未履行赡养义务可能会被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此外,社会力量和相关组织也可以介入,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促使赡养人履行义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赡养人的不履行义务可能构成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可被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对于赡养人未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我们应积极采取合法手段,维护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赡养人未履行赡养义务,法律规定了多种处理方法。受赡养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履行义务,并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赡养人或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社会力量和组织可介入,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促使履行义务。在特殊情况下,不履行义务可能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应积极采取合法手段,维护受赡养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