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能否仲裁?
释义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事业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申请仲裁立案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协议或附有仲裁条款的合同、身份证明文件、授权委托书、证据材料,以及其他当事人认为需要的材料。
    法律分析
    一、事业单位劳动纠纷是否可仲裁
    事业单位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均适用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因此,事业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有所在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二、申请仲裁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1、仲裁申请书
    个人应当签名。
    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加盖公章。
    2、仲裁协议或附有仲裁条款的合同
    携带原件供核对。
    3、身份证明文件
    个人提供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企事业证照或批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证明书。
    4、授权委托书
    须列明委托事项和具体代理权限,有授权者的签字或盖章,并注明授权日期。
    5、证据材料
    应当附证据材料清单;所有证据材料应当编好页码及证据序号。
    6、当事人自己认为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拓展延伸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解决方式及途径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解决方式及途径多种多样。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仲裁来解决纠纷。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仲裁法》,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双方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仲裁委员会将组织调解或者进行仲裁,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此外,事业单位劳动纠纷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协商是双方自愿达成一致的方式,调解则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以确保纠纷能够公正、合法地得到解决。
    结语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解决。申请仲裁立案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协议或附有仲裁条款的合同、身份证明文件、授权委托书、证据材料等。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还包括协商、调解、诉讼等途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以确保纠纷得到公正、合法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及职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3: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