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保险缴费标准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根据行业风险程度,将行业分为三类,实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机制。一类行业按基准费率缴费,二、三类行业费率浮动。浮动范围为上浮120%或150%,下浮80%或50%。费率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1-3年浮动1次。 法律分析 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行业划分为3个类别:一类为风险较小行业,二类为中等风险行业,三类为风险较大行业。三类行业分别实行3种不同的工伤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和主要经营生产业务等情况,分别确定各用人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工伤保险平均缴费率原则上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三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为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1.0%、2.0%左右。 用人单位属一类行业的,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费率浮动,用人单位属二、三类行业的,费率实行浮动。用人单位的初次缴费费率,按行业基准费率确定,以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1-3年浮动1次。在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上下各浮动两档:上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20%,上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50%,下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80%,下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50%。 拓展延伸 工伤保险费率如何确定? 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一般来说,工伤保险费率是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风险等级、企业的工伤事故发生率、工资总额等因素来决定的。具体而言,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不同,风险较高的行业需要支付较高的工伤保险费率。此外,企业的工伤事故发生率也是影响费率的重要因素,事故率越高,费率相应增加。另外,工资总额也是计算费率的重要指标,工资总额越高,费率相应增加。综上所述,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是根据行业风险、企业事故率和工资总额综合考量的结果。 结语 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将行业划分为三个类别,并实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费率。一类行业风险较小,按基准费率缴费;二、三类行业风险较大,费率实行浮动。费率浮动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决定,上下浮动两档。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综合考量行业风险、企业事故率和工资总额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