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律师分析: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一个人通过某种手段获得了不应该享有的利益,因此应当归还给他人的情况。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指当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遭受侵害之后,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主张自己的权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即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遭受侵害之日起计算,3年内未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将被视为已经放弃了对不当得利的追偿权利。需要注意的是,不当得利诉讼时效与其他民事诉讼时效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没有法定的起始时间,而是由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开始计算。2. 不当得利的追偿权利可以转让、继承,但诉讼时效期限不得延长。3. 对于曾经获得过犯罪赔偿的不当得利追偿请求,诉讼时效期限自犯罪被宣告无罪或者判决不负责任之日开始重新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三百四十条 因不当得利所引起的追偿请求,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年内行使;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不可抗力; (二)被追偿方采取欺诈、恐吓等手段妨碍行使权利。前款规定的期间自事由消失之日或者被妨碍行使权利之日之后的1年内再行行使,但最长不得超过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