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责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刑法对刑事责任怎么去划分? |
释义 | 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无、相对无和减轻四种,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划分。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适用于18周岁以上、智力正常的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适用于不满14周岁和精神病患者;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适用于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减轻刑事责任能力适用于未成年人、部分精神病患者、聋哑人和盲人。 法律分析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包括辨认行为能力和控制行为能力。 二、一般说来,影响和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的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二是精神即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的状况。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一类是不满14周岁的人。一类是行为时因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3、又聋又哑的人。4、盲人。 拓展延伸 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及其在刑法中的意义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是否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其界定主要涉及心智能力、意志自由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在刑法中,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判断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也与刑罚的适用有关。对于那些因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刑法往往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如强制医疗或保护教育措施。因此,准确界定刑事责任能力对于确保刑法的公正、合理和人性化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刑事责任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涉及心智能力、意志自由和行为能力等方面。根据年龄、精神状态和身体功能等因素,可以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不仅决定了犯罪行为是否应被追究刑事责任,也关系到刑罚的适用。准确界定刑事责任能力对于确保刑法的公正、合理和人性化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