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缓刑了人已经也出了现在社区司法所不接收还会收监吗 |
释义 | 司法局应当接收法院判缓刑的犯罪人,除非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此时法院应将其移送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社区矫正人员应在判决生效或离开监所后十日内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后者应及时办理接收手续并告知其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矫正。如未按时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法律分析 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拓展延伸 社区司法所是否会接收已判缓刑的人并继续监管? 根据我对相关法律程序的了解,社区司法所通常会接收已判缓刑的人并继续进行监管。判缓刑意味着法院决定将被判刑的人暂时免于入狱,而改为在社区中履行一定期限的监管和社区服务。社区司法所负责监督和管理这些被判缓刑的人员,确保他们遵守相关规定和监管要求。社区监管可以包括定期报到、接受心理辅导、参加社区服务等。然而,具体的监管安排可能会因个案而异,取决于法院的判决和社区司法所的政策。因此,建议咨询当地社区司法所或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具体的信息和指导。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程序,社区司法所通常会接收判缓刑的人,并继续进行监管和社区服务。社区监管确保被判缓刑的人员遵守规定和监管要求,包括定期报到、心理辅导和社区服务等。具体的监管安排可能因个案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社区司法所或法律专业人士获取具体信息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三节 监外执行 第二十八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当收监的情形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收监;刑期届满的,由原关押监狱办理释放手续。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和被决定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逃跑的,由公安机关追捕,社区矫正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三节 监外执行 第二十七条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原关押监狱应当及时将罪犯在监内改造情况通报负责执行的社区矫正机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