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个人逃税偷税漏税怎么判
释义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按照:
    1、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
    一、哪些是偷税漏税行为
    1、使用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的手段。
    如,行为人设立虚假账簿、记账凭证;造假账、搞两本账;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将账簿、记账凭证故意隐藏起来;未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擅自将正在使用或尚未过期的账簿、记账凭证销毁处理等。
    2、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如在账簿上大量填写超出实际支出的数额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的数额。
    3、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或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
    如,在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申报资料;应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不依法办理纳税申报,并经税务机关通知,仍拒不申报的。
    4、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行为。
    二、逃税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逃税罪的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