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立案后可以撤案的吗 |
释义 | 根据刑事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立案后很难撤销。但在以下情形下,可以撤销、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一是案件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二是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三是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四是依法需要告诉才能处理的犯罪,但没有告诉或已撤回告诉;五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六是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形,相应的法律程序将被执行,以确保公正的判决。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立案后一般不能撤案,除非属于自诉案件,或者案件属于以下情形,如果案件属于以下情形的,按照规定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案件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该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刑事案件是否可以在立案后撤销? 在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在立案后是不可以随意撤销的。一旦刑事案件立案,涉案的公权力机关会依法进行调查、审理和判决。撤销刑事案件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通常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和批准。例如,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但法院会综合考虑案情、公益因素以及被害人的意见,做出最终决定。此外,刑事案件的撤销也可能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利益,如社会公共利益和司法公正等。因此,刑事案件的撤销并非易事,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法定程序的审查和决定。 结语 刑事案件一般不可随意撤案,除非属于自诉案件或满足特定情形。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的情况包括:案情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特赦令免除刑罚;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故;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案件的撤销需满足法定条件和程序,法院会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做出决定。撤销刑事案件并非易事,需遵循法律规定和正当程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