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仲裁申请期限有上限吗?
释义
    劳动仲裁有时间限制,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计算起点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期间限制。然而,一旦劳动关系终止,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
    法律分析
    提起劳动仲裁有时间限制。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申请期限是否受法律限制?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申请期限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为一年。然而,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劳动者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仲裁申请,也可以在期限届满后的一年内提出申请。此外,根据不同地区的劳动仲裁规定,可能会有一些地方性的特殊规定,例如缩短或延长申请期限。因此,具体的劳动仲裁申请期限还需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规定。建议劳动者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劳动仲裁申请期限受到法律限制,一般为一年。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提起申请,也可以在期限届满后的一年内提出。地方性规定可能存在特殊规定,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