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定金合同的性质及特点 |
释义 | 定金合同是一种实践合同,它通过缴付定金来保障合同双方履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定金合同在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如果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与约定不符,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法律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通过缴付一定定金来保障合同双方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定金合同和实践合同有什么区别呢?定金合同属于实践合同吗?相信通过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 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拓展延伸 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和争议解决方式 定金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争议解决方式。就法律效力而言,定金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一方违约,对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也受到一些限制和条件的约束,例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要件、是否违反了公序良俗等。至于争议解决方式,当定金合同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以维护自身权益并实现合同目的。总之,了解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和争议解决方式对于当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保护自身权益并维护合同的正常履行。 结语 定金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争议解决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定金的数额应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受到一些限制和条件的约束,例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要件、是否违反了公序良俗等。当定金合同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了解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和争议解决方式对于当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保护自身权益并维护合同的正常履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