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消费者保护法》退一赔三的规定 |
释义 | 新《消费者保护法》规定了退一赔三,消费者在经营者欺诈行为中不仅可以获得退款,还有权获得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赔偿。同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为了取得消费欺诈行为的证据,消费者可以从反映法律关系、欺诈及损害事实存在和经济损失情况等方面着手。 法律分析 一、新《消费者保护法》退一赔三的规定 新《消费者保护法》退一赔三的规定是指,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所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除了得到退款,还可以获得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赔偿。 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有哪些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有: 1.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2.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3.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 4.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 5.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 三、如何取得消费欺诈行为的证据 取得消费欺诈行为的证据,消费者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服务发票、货物销售单、保修凭证、收款收据、质量承诺书、合同文件等; 2.反映欺诈及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产品宣传单、促销活动单、问题产品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 3.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证据,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结语 新《消费者保护法》的退一赔三规定,为消费者在经营者欺诈行为中提供了更强的保护。除了退款外,消费者还有权获得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赔偿。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可通过协商、投诉调解、行政申诉、仲裁和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消费者可以通过收集购货发票、产品宣传单、损失清单等证据来取得消费欺诈行为的证据。消费者保护法的实施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三条 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四章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第五十八条 国家鼓励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协议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双方应当就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提取数额、管理、使用和退还办法等作出明确约定。 消费者要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先行赔偿责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赔偿后向平台内经营者的追偿,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