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损害鉴定责任等级怎样划分
释义
    医疗责任事故鉴定分级根据患者人身损害程度划分为四级,最严重的是一级医疗事故,即导致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分析
    医疗责任事故鉴定分级的划分根据该医疗事故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决定。医疗责任事故鉴定分级一共分为4级,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是最严重的,它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医疗事故。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责任等级划分标准及程序
    医疗事故责任等级的划分标准及程序是指在医疗事故发生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责任进行等级划分的一套规定和操作流程。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事故责任等级通常分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三个等级。划分责任等级的标准包括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医务人员的过失程度、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等方面。具体程序包括事故调查、证据收集、责任认定、等级划分和相应的法律程序等。医疗事故责任等级的划分标准及程序的建立,有助于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结语
    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人身损害程度的不同,医疗责任事故鉴定分级将其划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是最严重的,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情况。具体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事故责任等级的划分标准及程序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责任进行等级划分的规定和流程。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护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法律依据
    (二)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拒绝急救处置,或者由于不负责任延误诊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五章 保 障 措 施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资助。医疗保障、财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协调,简化程序,实现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障部门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
    (二)遵循临床诊疗指南,遵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医学伦理规范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