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知识产权合同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
释义 | 知识产权合同的要件包括: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符合法律形式要求。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知识产权合同的订立原则包括平等、自由、公平、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和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 法律分析 一、知识产权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知识产权合同成立要件有: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必须具备正确理解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我国法律承认当事人可以依法选择合同的形式。但是,如果法律对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规定,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二、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知识产权请求权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的时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的权利人超过3年起诉的,如果该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3年计算。 三、知识产权合同的订立原则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遵纪守法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结语 知识产权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知识产权合同的订立原则包括平等、自由、公平、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和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这些原则确保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护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22修正):第五章 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十九条 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七章 知识产权 第四十八条 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