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有哪些? |
释义 |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根据员工在工伤前的工资情况计算,包括工伤前工作时间和工资水平。如果员工在该单位工作满12个月,则按照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如果不满12个月,则按照工伤前工作月数的平均工资计算;如果不满一个月,则按照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若无约定,则按照市场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法律分析 工伤在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会根据原工资标准计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一)员工在发生工伤前在该单位上班有十二个月的,原工资标准根据员工在工伤前十二个月每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 (二)员工在发生工伤前在该单位上班没有十二个月的,原工资标准根据员工在工伤前工作了几个月的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 (三)员工在发生工伤前上班没满一个月的,原工资标准会根据合同写的月工资计算。说过合同上没有写明工资或者是没法确定原工资金额的,要不低于该市上年度员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来计算。 拓展延伸 工伤停工期间的薪资待遇如何确定? 工伤停工期间的薪资待遇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来确定的。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伤停工期间,雇主应当支付工伤职工的工资。工伤职工的工资待遇通常包括两部分:基本工资和工伤津贴。基本工资是根据职工的工龄、岗位和工资等级来确定的,通常是根据职工在工伤前的平均工资计算得出。工伤津贴是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来确定的,伤残程度越高,工伤津贴越高。具体的薪资待遇标准可以参考当地的工伤保险规定和相关政策文件。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工伤停工期间的薪资待遇是由基本工资和工伤津贴组成。基本工资根据工伤前的平均工资计算,而工伤津贴则与伤残程度相关。具体的薪资待遇标准可参考当地的工伤保险规定和政策文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