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农村林地补偿标准是多少?
释义
    林地征用补偿标准因地而异,详细内容请咨询当地林业部门或国土资源部门。被征用的林地补偿费分为六种,包括防护林地、用材林、经济林、特殊用途林、苗木和"四旁"林木。此外,还有森林植被恢复费和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对于拆迁补偿,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和相应价格。
    法律分析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标准!以下的仅供参考,林地征用补偿标准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当地林业部门或国土资源部门,
    (1)征用林地补偿费分为以下六种:
    1)防护林地补偿费标准:造林当年为1000元/亩,以后每增加一年,增加500~800元。
    2)用材林:同防护林。
    3)经济林(果园、桑园下同)竹林:以造林、培育全过程的投入加增值或按被征用、占用前三年平均亩产值三至五倍计算。暂定投产前每亩按1500~5000元计算,投产后每亩按5000~30000元计算。
    4)特殊用途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林、纪念林、自然保护区林和珍贵树种林,下同):以防护林的林木补偿费二至三倍计算或以被征用、占用目标的实际价值计算。暂定造林当年每亩为2021~3000元,以后每增加一年增加1000~2021元计算。
    5)苗木以征用、占用当前或前三年平均亩产值计算。暂定一般用才树苗一年生苗木每亩1500~2021元,二年生苗木每亩2021~3000元,三年生以上的苗木每亩3500~6000元;珍贵绿树苗以一般用材树苗的林木补偿费二至五倍计算或双方面议。
    6)“四旁”林木:按植树、培育全过程的投入加增值计算。暂定一般用材树植树当年每株五元,以后每增加一年增加3~5元计算;珍贵常绿树木以一般用材树的林木补偿费二至五倍计算或双方面议。林地上林木、苗木以外的青苗附着物、建筑设施等,按有关规定另行计算。
    (2)森林植被恢复费:暂定每亩30000元,免交垦复基金。征用、占用森林地单位在被征用、占用林地邻近补足林地的,不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3)林地补偿费:按照本市征用、占用菜地标准和规定办理。
    (4)劳动力安置补助费:《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沪府发「2021」65号)。《上海市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业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21」66号)。
    (1)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
    (2)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迁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注:单位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价格)。
    结语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标准!请咨询当地林业部门或国土资源部门以获取详细的林地征用补偿标准。补偿费分为六种类型,包括防护林地、用材林、经济林、特殊用途林、苗木和四旁林木。森林植被恢复费暂定为每亩30000元,免交垦复基金。对于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乘以建安重置单价、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和价格补贴之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修订):第四章 治 理 第三十四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承包治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并依法保护土地承包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承包治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承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农村土地的,在依法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中应当包括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责任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一条 国家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给予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四章 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二十五条 使用已经沙化的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人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人,必须采取治理措施,改善土地质量;确实无能力完成治理任务的,可以委托他人治理或者与他人合作治理。委托或者合作治理的,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推广单位,应当为土地使用权人和承包经营权人的治沙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或者封育措施治沙的土地使用权人和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人民政府提供的政策优惠。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