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外执行的相关注意事项 |
释义 | 社区矫正人员需定期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管、参与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变动情况需及时报告,保外就医需每月报告身体情况。特定区域需批准进入,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离开需报批准,七日内由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时需立即报告。离开所居住市县不得超过一个月。 法律分析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拓展延伸 监外执行的程序和要求 监外执行是指对刑事犯罪被判处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方式。监外执行的程序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罪犯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审查,确保其适合进行监外执行;其次,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明确罪犯在监外期间的行为规范和义务;同时,加强对罪犯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定期报告、居住地核实、行为评估等;此外,与罪犯的家属、社区等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监外执行的顺利进行;最后,对于违反监外执行规定的罪犯,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罚和纠正措施。通过以上程序和要求,可以确保监外执行的有效进行,促进罪犯的改造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结语 社区矫正人员应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情况。如有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变故或接触对矫正不利人员,应及时报告。保外就医者还需每月报告身体情况、每三个月提交病情复查。进入禁止区域需批准并告知检察院。离开所居住市县不得超过一个月,需请假批准。监外执行程序包括评估、监督计划制定、加强管理和与家属社区合作。对违规者应及时处罚纠正。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有效实施监外执行,促进罪犯改造与社会安全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八条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执行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 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者看守所。 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