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有证据如何要工资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如何要工资以及工厂拖欠工资的处理方式。如果工资拖欠,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起诉等方式来要工资。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如果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先与老板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局投诉或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如果拖欠工资数额较大,可以考虑请律师打官司,通过诉讼的方式要回被拖欠的工资。 法律分析 一、没有证据如何要工资 1、如果没有证据,可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的方式来要工资;如果有证据的,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起诉等方式来要工资,可收集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单位的考勤表、劳动者的银行流水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工厂拖欠工资怎么处理 1、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 2、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与老板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 3、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4、如果拖欠工资数额比较大的话,可以直接请律师打官司,通过诉讼的方法来要回被拖欠的工资。 拓展延伸 确认劳动关系后如何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在确认劳动关系后,雇主和员工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员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在协商过程中,用人单位应该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工资问题。 2.申请劳动监察: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依法申请劳动监察。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 3.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工资拖欠问题比较严重,员工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咨询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维权程序。 4.申请人民法院诉讼:如果以上措施无法解决问题,员工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如果判决结果支持员工的要求,用人单位应该立即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确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和员工应该依法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有权利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处理工厂拖欠工资时,首先需要确认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如果有工资单、考勤记录和工作记录等证据,就可以与老板协商要求补发工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前往劳动局投诉或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如果拖欠工资数额较大,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要回被拖欠的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则应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