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虚假宣传认定:认定原则: 1、主体。行为的主体是广告商、广告代理制作人和广告发布者; 2、行为。上述主体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进行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3、结果。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误导性程度,具有社会危害性; 4、主观方面。主观上,广告经营者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对于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处罚:发布虚假宣传广告误导消费者的,由广告主承担法律责任,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