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养老金缴纳年限要求是多少年方可领取? |
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达到退休年龄且缴费满15年的个人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未满15年的可继续缴费至满15年或转入其他养老保险;遗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残疾者可领取病残津贴,资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法律分析 缴费累计满15年且到达退休年龄之后方可办理退休手续。目前为止,国家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干部55周岁(自由职业者也为55周岁)。 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医疗保险:三个月后生效,生病住院就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单位交费满一年后生孩子,基本上花不着自己的钱;失业保险:缴纳超过一年后,被单位开除的,暂时找不到工作,可领取一些失业金;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治疗费用就由工伤基金赔付,用不着单位负担。社保是计算累计年限的,中间也是可以中断的。如果辞职,可以把社保转为个人交费,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或者等有新单位,让新单位接着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拓展延伸 养老金领取条件及相关政策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主要包括养老金缴纳年限要求和年龄要求。养老金缴纳年限要求是指个人需要在正式参加养老保险后,累计缴纳一定的年限,才能享受养老金待遇。具体的缴纳年限要求因地区而异,一般为15年以上。而年龄要求是指个人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后,方可领取养老金。退休年龄也因不同地区和行业而有所不同,一般为60岁或65岁。 此外,根据个人的缴费情况和工资水平,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个人缴费的基数、缴费年限以及当地的养老金政策来确定的。政府也会根据经济情况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不断调整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和政策。 总的来说,养老金的领取条件和相关政策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个人在享受养老金待遇前,需满足相应的缴纳年限和退休年龄要求。具体的条件和政策可根据当地的规定进行查询和了解。 结语 根据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满足缴费累计满15年且到达退休年龄的个人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工人为50周岁,干部和自由职业者为55周岁。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福利。个人如未满足缴费年限要求,可继续缴费至满15年并领取基本养老金,或转入其他养老保险计划享受相应待遇。遗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残疾人可领取病残津贴。养老金的领取条件和政策会根据法律法规的调整而变化,请根据当地规定查询了解具体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