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名购房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借名买房协议的有效性及相关法律风险。借名买房合同一般有效,但存在法律风险,如无法取得产权或收回购房款。预防风险的方法包括签订书面协议、支付房款并保留付款证据,以及将房产抵押给实际产权人。借名购买特殊房屋可能遭遇举报等风险,需慎重选择。如发生纠纷,最好请专业律师维护权益。 法律分析 一、借名买房协议是否有效以及相关法律风险1、根据《民法典》第143条的规定,借名买房合同一般是有效的。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3、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包括:如果登记购房人反悔且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关系和支付购房款的事实,出资人将难以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如果名义产权人将该房地产擅自出售,实际产权人无法要求取消交易;如果银行最终查实实际购房人与借款人并非同一个人,银行可以要求提前解除贷款合同;如果房地产作为不动产,以物权登记为准,名义产权人未经实际产权人同意擅自出售房地产,实际产权人无法要求取消交易。二、预防借名买房法律风险的方法1、如果确实需要采取借名方式购买住房,实际产权人应与名义产权人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实际出资人和权利人,并在购房时从自己的账户支付房价款并保留好付款单据。日后如发生纠纷,实际购房者可以通过司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2、实际产权人还可以与名义产权人至房地产交易中心就该房地产做一个个人,由名义产权人将该房地产抵押给实际产权人。这样名义产权人就无法跳过实际产权人擅自出售房屋和损害实际产权人的利益。3、需要正确认识借名买房:一般来说,该买卖合同应认定为有效合同;对于借名购买特殊房屋(如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房屋),可能遭遇举报等风险。即便购买成功,因名义产权人反悔导致出资人无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情况也非常多。因此,在选择借名买房的变通方式时需要慎重。如果因借名买房出现纠纷,最好请专业的房产律师帮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语 借名买房存在法律风险,实际产权人应与名义产权人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实际出资人和权利人,并在购房时从自己的账户支付房价款并保留好付款单据。日后如发生纠纷,实际购房者可以通过司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6868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