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监视居住期限 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但是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完结。如果有证据证明 被监视居住 人存在犯罪事实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话,还需要经过法院的审理和判决才能最终结案。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