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缓刑监护人不是必须是亲属。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罪犯被判缓刑的,需要监护人照顾。监护人可以是亲属,经犯罪分子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朋友也可以当监护人。因此,缓刑监护人不是必须是亲属。 一、18岁还有没有监护人 18岁还有没有监护人,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具体如下: 1、满18周岁后,如果被相关部门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或者无行为能力,仍然需要有监护人; 2、满18岁后,如果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没有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