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改口供要负刑事责任吗?
释义
    一、改变口供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1、一般改变口供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有伪造证言行为的,需要承担相关刑事责任
    2、口供变更不是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口供,但不依赖口供。 在获取口供的同时,应广泛收集相关证据,一方面证实口供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减少对口供的依赖性。 同时口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首先表现为其可变性。 口供由他的心理活动决定,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因外界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口供的局限性也表现在其真相的不确定性上。 我们知道,趋利避害是人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所以很多人的供述是真实性和虚伪性的共存
    3、我国是一个重视证据的国家,没有充分的证据,就不能给一个人定罪。 我国《刑法》叙述,有原(被诉)陈述的,没有充分证据的,不能定罪人。 相反,在没有被原人指控的陈述中,有足够的证据定罪。 由此可见我国对证据的重视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妨害作证罪情节严重的,如何判断
    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刑事诉讼以被告人被司法机关立案追诉为前提,行政诉讼以行政机关作出影响相对人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为前提,因此虚假诉讼一般只发生在民事诉讼中。 在为实施虚假诉讼而妨碍证言活动的案件中,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犯罪的重要程度:
    (一)行动动机。 也就是说,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非法实现自己的财产利益,还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合法财产? 前者行为的目的没有错,错的是手段,而后者行为的目的和手段是错误的,违法程度明显大于前者
    (2)实施虚假诉讼小额支付。 也就是说,诉讼的金额越大,行为人想达到的犯罪目的对他人财产利益的危害或损失就越大
    )3)采用的手段及被害结果。 妨害作证罪是教唆性犯罪,行为人可能采用暴力、胁迫、利益诱导或者其他本身不具有违法性的手段。 不同手段的教唆强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应当适当评估社会伦理价值判断标准和对被害人或者间接对社会大众的损害程度和危险性。 行为强度和危险性越高,罪就越大(4)对司法诉讼活动的影响程度。 包括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和对司法效率的影响。 根据虚假证据是否进入诉讼环节、是否影响司法过程、影响大小等情况,一是仅干扰作证行为,相关虚假证据未进入诉讼环节的。 二是进入诉讼环节,但被鉴别,不影响判决公正性的情况。 三、作为诉讼的一部分,相关证据的鉴别和认定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司法成本,影响司法效率的; 四虚假证据未被鉴别,司法机关以此为根据作出错误判决的。
    3、根据以上情况,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不同,对司法诉讼活动的影响越大,行为罪就越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