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一年内假释的机会数量
释义
    监狱假释率过低对罪犯改造和监狱经费造成负面影响。假释的初衷是激励罪犯改造,但过于严格的条件导致犯人望而却步。大量未能假释的犯人给监狱增加了经济负担,特别是老弱病残和丧失劳动能力者。保释可以帮助罪犯融入社会,达到改造目的。
    法律分析
    监狱没有规定具体的假释名额。假释的绝对数量和比例非常低;假释率总体上成下降趋势。假释设置的初衷是激励罪犯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犯人对获得假释充满了渴望,然而假释条件的过分严格,假释率太低,就会使犯人望而却步,从而影响了他们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如此低的假释率,使本来经济负担沉重的监狱雪上加霜,大量可以假释而没有假释的犯人,特别是那些老、弱、病、残者和相当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只能在监狱里“坐吃闲饭”,再加上昂贵的医疗费,使原本就经费紧张的监狱不堪重负。一般的情况下对于犯罪不是极其严重的行为,将会有机会获得保释的机会,保释的主要对象就是在服刑期间表现比较突出的人员进行提前出狱,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罪犯的改造和融入社会,达成改造罪犯的目的。
    拓展延伸
    一年内犯罪分子的假释机会增加趋势
    近年来,针对一年内犯罪分子的假释机会增加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社会对于刑罚的改革和人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许多司法系统开始审慎考虑对犯罪分子的假释机会进行放宽。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对于刑罚目的的重新思考,强调矫正和重返社会的机会。然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担忧。一方面,一些人担心过度放宽假释机会可能导致犯罪分子再次犯罪,对社会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给予犯罪分子更多的机会重新融入社会,有助于减少再犯率,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全。无论如何,对于一年内假释机会数量的增加趋势,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确保公正和安全的同时,为犯罪分子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语
    监狱假释名额缺乏具体规定,且假释率总体下降。假释本旨在激励罪犯改造,回归社会。然而,过于严格的条件和低假释率使罪犯望而却步,影响其改造信心。低假释率加重监狱经济负担,许多犯人无法假释,特别是老弱病残和丧失劳动能力者,导致监狱负担沉重。保释对于非严重犯罪行为有利,有助于改造罪犯和社会融入。近年来,对一年内犯罪分子假释机会放宽的趋势引发争议,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确保公正和安全,为罪犯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