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处理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债务?
释义
    一、概念
    关于股东如何实现原公司注销前的债权,解决该问题必然涉及股东代替原公司行使注销前债权的相关依据及实现方式,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传统公司法揭开公司面纱及股东代表诉讼理论中得到启示,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股东代替原公司行使注销前债权的合理性。
    二、如何行使遗漏债权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作为防止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损害公司债权人或社会利益的理论,针对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其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之目标。显然,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双方在权利义务方面对等,现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实质可以赋予公司债权人越过公司直接向股东主张权利。同样,在公司注销且保留处置主体期限届满的情况下,法律也可以赋予原股东在此特定情况下越过不存在的原公司直接行使遗漏债权。
    根据股东代表诉讼理论,在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公司怠于或未能通过行使权利来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责任,股东本着公司的利益可依据法定程序代为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求其法律责任的法律制度。
    显然,从立法精神上来说,在公司未能行使权利追究侵害人责任时法律允许股东代为行使权利,同样,将这种公司不能行使权利股东代为行使的立法精神运用于公司注销后处置主体保留期限届满情况下遗漏债权的处理,笔者觉得有实质性的借鉴意义。基于以上两点分析,笔者认为原股东在遗漏债权处置主体保留期限届满后代为行使遗漏债权完全有充分的法理依据。
    当然,具体到如何行使遗漏债权以及如何分配受偿后的利益,这还涉及具体制度上的安排,但大致原则上须遵守公司全部股东或部分股东放弃剩余股东主张的情况下方可行使该部分超过保留期限的遗漏债权,且行使该部分遗漏债权所获得财产权益优先清偿此前清算程序中未得到完全偿还的债权人。
    同时,如此后有新出现的遗漏债务,该部分股东还需在上述遗漏债权受益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显然,上述具体制度的设计也是促进公司法律关系中原公司股东、债权人以及债务人利益得到平衡有效保护的需要。
    三、公司注销后处置主体保留期限届满后出现的遗漏债务的处理,基于过错责任对应原则考量,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如果在清算程序中由于清算组未履行通知义务或在公告程序中存在过错导致遗漏债务在清算届满方出现,则遗漏债务对应的原公司债权人在股东清算受益范围内优先受偿,不足部分由清算组成员承担连带责任,责任以遗漏债务对应债权人本应分配在清算程序中分配的财产额度为限。
    2、如果清算程序中清算组履行了通知义务且在公告程序中不存在过错,则遗漏债务对应的原公司债权人在股东清算受益范围内优先受偿,不足部分自行承担。当然,在上述两种处理思路的情况下,处置主体保留期限届满后如新出现了遗漏债权,则可以比照上述遗漏债权行使及分配的思路予以共同解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