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在开庭当天得知判决结果?
释义
    开庭当天能否知道判决结果要依据具体案情而定,如果庭审当天宣判,当天可知判决结果。质证证据时,必须在法庭上进行,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应提供原物或原件作为证据。涉及保密内容的证据在开庭时不公开质证,但仍接受当事人的质证。
    法律分析
    一、开庭当天能知道判决结果吗
    开庭当天能不能知道判决结果要依据具体案情而定,如果开庭当天就当庭宣判的,当天就知道判决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宣判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民事诉讼庭审怎样质证
    证据是决定案件成败的关键,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经过质证不能证明自己有诉讼主张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一般是败诉结果。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多,面审理案件的时间是相对有限的,甚至是很短的,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风对证据进行质证,发表意见,判断是非,查明事实的真相呢。
    1、证据必须经过当事人在法庭上质证
    证据应当上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但是仍然接受当事人的质证。
    2、证据应当是原物或原件
    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原物。
    结语
    庭审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经过质证,否则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在开庭时不得公开质证,但仍接受当事人的质证。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原物,以便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开庭当天能否知道判决结果取决于具体案情,如果当庭宣判,则当天就能知道判决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宣告判决,并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审理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须经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