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留置措施是什么?
释义
    本文介绍了留置措施的定义和适用情况。留置措施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被调查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严厉措施。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法律分析
    留置措施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被调查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严厉措施。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拓展延伸
    留置措施的审批程序是怎样的?
    留置措施是执法部门对涉嫌违法犯罪行为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其审批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留置措施需要遵守以下程序:
    1.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依法审批决定实施留置措施。
    2.实施留置措施需要出示留置措施决定书和留置证。
    3.留置措施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留置措施必须依法采取,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二)留置措施应当在事先告知被留置人,并告知其有权委托律师作为其诉讼代理人。
    (三)留置措施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七十二小时。
    (四)留置措施的地点应当为留置人住处或者单位。
    (五)留置措施应当由不少于两名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实施人员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执法证。
    4.留置措施实施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及时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留置措施的审批程序是严格依法进行的,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实施留置措施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出示留置措施决定书和留置证,并在事先告知被留置人相关权利。同时,留置措施的时间、地点和实施人员也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留置措施不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留置措施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采取的一种严厉措施,用于限制涉嫌违法犯罪的被调查人的人身自由。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二条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4: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