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未能治疗工伤员工,法律规定应该如何处理? |
释义 | 法律分析:企业未能治疗工伤员工,构成了单位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单位应该为员工的工伤提供医疗救治,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企业未能履行治疗义务,可依法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人身权利和合法权益。” 2.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用于工伤职工的医疗、康复、护理、残疾补助等费用。用人单位应当为工伤职工提供必要的诊治、抢救和住院治疗。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所在地的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工伤保险规定的范围内承担医疗费用。”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单位不提供、拒绝提供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致使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职业病,或者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工伤赔偿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依法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吊销注册登记证。” 4.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在生产、工作、经营中违法操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其职务和实际作用,分别判处罚金、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以上这些法律依据均对单位对员工的工伤提供治疗及补偿做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如果未能治疗工伤员工,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