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有关猥亵罪的信息,请看这里。
释义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猥亵罪最多可判五年有期徒刑或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犯罪或有恶劣情节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猥亵罪的常见情形包括强制猥亵罪、准强制猥亵罪、乘机猥亵罪、公然猥亵罪和利用权势猥亵罪。
    3.猥亵罪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符合取保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
    法律分析
    一、猥亵罪最多判刑几年
    猥亵罪最多判刑五年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猥亵罪的常见情形有哪些
    猥亵罪的常见情形包括:
    1.强制猥亵罪。强制猥亵罪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实施的猥亵行为;
    2.准强制猥亵罪。特指以非强制手段对儿童实施的猥亵行为;
    3.乘机猥亵罪。乘被害人生病、醉酒、熟睡、心神恍惚时实施的猥亵行为;
    4.公然猥亵罪。在公开场合实施,如夫妇当众性交的行为;
    5.利用权势猥亵罪。利用职权、监护权等实施猥亵的行为。
    三、猥亵罪是否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猥亵罪可以进行取保候审,如果猥亵罪符合取保条件的,就能申请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拓展延伸
    猥亵罪的法律界限与刑期限度
    猥亵罪的法律界限与刑期限度是指在法律上对于猥亵罪行的界定以及对犯罪者可能面临的刑罚长度的规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对于猥亵罪的定义和刑期限度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猥亵罪是指对他人进行不当身体接触或言语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性自主权和人身尊严。针对猥亵罪的法律界限,法律规定了具体的行为范围和要件,以便对犯罪行为进行界定和认定。而刑期限度则是指犯罪者可能面临的刑罚长度的上限,一般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中,对于猥亵罪的法律界限与刑期限度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和判断。
    结语
    猥亵罪最多判刑五年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猥亵罪的常见情形包括强制猥亵罪、准强制猥亵罪、乘机猥亵罪、公然猥亵罪和利用权势猥亵罪。猥亵罪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符合取保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猥亵罪的法律界限与刑期限度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