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案件到法院证据不足能判刑吗
释义
    刑事案件到法院证据不足不能判刑。
    根据法律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依法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刑事案件包括以下类型:
    1、犯罪案件:包括刑法规定的各类犯罪,如故意杀人、抢劫、贪污受贿等;
    2、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是指在犯罪案件中,因为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民事纠纷,如交通事故导致的人身伤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等;
    3、刑事执行案件:是指执行刑罚过程中产生的案件,如监狱、拘留所等地的犯人脱逃、违反监管规定等;
    4、刑事申诉案件:是指被判决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之前的判决或者裁定提出异议并申请再审的案件;
    5、刑事赔偿案件:是指被判决人在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过程中,因错误判决或者错误执行而受到的损害,提出赔偿请求的案件。
    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做出判刑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个方面:
    1、犯罪事实成立: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被判刑的前提是其犯罪事实已经被法院认定成立,即被判定有罪。
    2、犯罪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才有可能被判刑。这是因为判刑是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而不是对个人的惩罚。
    3、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判刑时需要遵守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个人化原则、人道主义原则等,以保护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合法权益。
    4、量刑标准:在判刑时,法院需要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人格、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做出相应的刑罚量刑决定。
    综上所述,判刑是在刑事诉讼中,法院根据对被告人的审理和证据核实,依照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作出量刑决定的过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