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劣产品销售罪认定方法 |
释义 |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认定及相应刑罚。主观上需明知,否则不构成犯罪。销售金额不达标者为一般违法行为,但特殊情况除外。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销售金额不同,相应刑罚不同。 法律分析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认定: (1)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否存在明知。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 (2)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如果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未达到立案规定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以犯罪论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情况应当除外。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伪劣产品销售罪的法律适用与刑责 伪劣产品销售罪是指以非法获利为目的,销售伪劣、假冒产品或者提供虚假服务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伪劣产品销售罪的法律适用与刑责有明确规定。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可处以罚金、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等刑罚。法律适用上,会考虑销售数量、销售金额、销售方式、社会影响等因素。对于情节严重、危害严重的犯罪行为,刑罚将更加严厉。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对于犯罪所得的追缴和没收,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综上所述,伪劣产品销售罪的法律适用与刑责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认定需要考虑主观上是否存在明知,以及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对于不知道是伪劣产品而进行生产、销售的情况,由于缺乏主观故意,不构成犯罪。然而,特殊情况除外。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犯罪的刑罚也有所不同,从处罚金到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这一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