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纠纷与诈骗 |
释义 | 如何区分民事借贷纠纷与诈骗犯罪 民间借贷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资领域有着突出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民间借贷领域的法律规范,能够促进民间资本的流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允许民间资本进人金融领域,使其规范化、公开化,鼓励其发展,更要加强监管。而集资诈骗行为属于触犯刑法的行为,两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有相似之处。民间借贷是民事主体间达成的借贷合意;集资诈骗行为则也有当事人之间的借款意思表示和财产转移的事实,且两种行为都是不通过国家认可的金融机构而自行进行的资金借贷活动,但集资诈骗行为人的真正意图则与民间借贷行为不同。 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纠纷,罪与非罪之间的区分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之目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考察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只能从行为人实施的具体客观行为事实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到个案,应当根据行为人与出借人的相互关系、借款的原因、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及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整体判断。 一、二者主观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也不一样。 二、看危害程度的大小。 诈骗罪中,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较之以民间借贷纠纷,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三、看借贷双方的关系。 民间借贷具有较强的人身性,借贷双方多是"熟人"关系。诈骗则往往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或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四、看借款的原因。 五、看借款人借款后的行为。 六、看救济方式。 七、看借款人偿还能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