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干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
释义 | 一、问题的提出 近日,一朋友新入职某公司,领导承诺每年给他一定比例的分红,但没有签订相关书面协议。他神秘兮兮地问我,这种操作是否合法,领导是不是在给他画饼?本文遂以前述问题引入,详细介绍干股的定义及相关法律风险。 二、什么是干股? 其实,像这样没有实际出资而能获得分红的股份叫做干股,是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员工激励方式。干股又称虚拟股、红股等,根据最高法和最高检《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规定,指的是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不过,干股并非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对干股并没有定义。据《现代汉语辞海》释义,干股指公司无偿赠送的、不出股金、赚了分红,赔了又不受损失的股份。因此,干股协议实质上属于分红协议,受赠对象并未出资获得股权(所谓“干”、““虚拟”),却能享受股份之上的分红权利。 现实中,基于干股无需出资、登记便能享有分红权益的便捷性特征,干股被应用于各种情形,除作为员工激励方式由公司无偿赠与公司员工外,还包括:(一)权力干股:公司或股东无偿赠送给掌握某种公共权力的人股份;(二)管理干股:公司或股东无偿赠送给公司管理者股份;(三)技术干股:公司或股东无偿赠送给公司技术骨干或某种技术诀窍掌握者股份;(四)信息干股:公司或股东无偿赠送给为公司提供经营信息的人股份;(五)亲友干股:公司股东无偿赠送给其亲友的股份。 出于腐败等原因(主要在涉及权力干股的情形下),有些受赠者虽然没有履行出资义务,却被登记为公司股东,参与公司的管理及利润分配,民间又称为空股。这本质上是一种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本文讨论的干股并不包括这类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司或股东会约定给予干股的前提条件,如受赠人必须先参与一定项目或提供一定技术等,这和以专业技术出资入股是不同的。前者受赠人并没有实际出资、获得股份,只享受分红权益;而以专业技术出资入股的出资人则实际出资,且能够办理工商登记成为公司股东,享有股东知情权、分红权、要求公司签发出资证明并记载于股东名册等一切基于股东身份能享有的权益、承担股东应当履行的义务。 此外,干股和代持股也不同。虽然受赠者和实际出资人都没有登记为公司股东,但实际出资人履行了出资义务,可以依据代持协议行使包括分红权在内的诸多权利,并通过显名的方式成为公司登记的股东。 三、干股协议有效吗?能拿到分红吗? 通常情况下,如干股协议是公司或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本身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或涉及行贿受贿等),法院一般认定协议有效。 但是,干股协议有效并不等同于受赠人一定能够获取分红,还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一)干股协议违反章程约定,公司或股东拒不履行义务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三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自行在章程中约定分红比例,没有约定的按照实缴出资比例获取分红。股东间分红需经股东会决议通过。因此,如受赠人系与公司签订干股协议,则公司章程中应当载明干股的分红方法,分红过程必须遵守章程规定,否则,受赠人只能依据协议向公司主张承担违约责任。如受赠人系与股东直接签订干股协议,公司对此并不知情,则受赠人只能依据协议向股东主张分红,股东拒不履行义务的,受赠人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分配利润,可以要求股东承担违约责任。(目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一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二)干股协议约定的前提条件未实现的 如前所述,虽然干股无需缴纳出资,但无论是管理、技术、信息还是员工干股,一般都是有对价的。这种对价指的并不是向公司投入货币、实物等物质资源,而是在管理、技术、信息和劳务等方面的投入。如果受赠人没有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如实际参与某项目或带来某客户等,其向公司或股东主张要求履行分红义务的,法院一般不会支持。 (三)公司没有剩余利润可供分配 分红的前提是公司有剩余可分配利润,如果当年度公司经营状况较差,可能无法获取分红。 (四)其他风险 有的干股协议会约定,受赠人享有的干股从其参与工作第二年开始转化为实际股权,并约定了转化的比例。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履行出资义务、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干股才能转化为实际股权,并不能依据协议约定自动转化。因此,受赠人仅仅依据协议约定主张其享有实际股权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有的干股协议还会约定,离职时未转化的干股由公司按照一定市值回购。但由于干股并非法定意义上的股权,只是一种财产权益,故部分法院认为受赠人不能依据干股协议的约定要求公司对其持有的干股进行回购。 此外,由于干股是虚拟股,在转化为实际股权之前,受赠人亦不能转让干股或享有其他实际股东才能享有的权利。 四、提示 受赠人应当与公司或股东签订书面的干股协议,并尽量将干股的分红比例明确写在公司章程中。此外,受赠人还应当注意协议中是否约定了获取干股的对价。欲转化为实际股权的,受赠人应当尽快履行出资义务并要求公司将其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配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参考案例:(2022)京民申499号、(2017)沪民终113号。 本文作者: 张晋泽,合伙人/律师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 执业领域:诉讼仲裁、合规 微信号:Zhang-Jinze 团队公众号:商业合同 陈立玮,律师助理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上述文章或资讯仅为交流探讨目的,不应视为针对特定事务出具的任何法律意见、建议或依据。如您需要相关法律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