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无效的情形及认定方法 |
释义 | 无效合同的情形:一是全部无效合同,包括违法、违反公共利益、恶意串通、以合法形掩盖非法目的、无处分权等情况,但有例外。二是部分无效合同,即合同的一部分无效但其余部分有效。 法律分析 无效合同的情形 (一)全部无效合同,全部无效合同是指合同的全部内容自始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1、订立合同内容不合法,表现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以合法形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无效。但有两例外:事后经权利人追认的,有效;事后取得处分权的,有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无效。 3、订立合同主体不合格,表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的,该合同无效,但有例外:纯获利益的合同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追认,合同有效;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对人有过失而成立的合同,该合同无效;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且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该合同无效。 (二)部分无效合同,部分无效合同是指合同的部分内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的其余部分内容仍然有效。 拓展延伸 合同无效的情形及法律效果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在成立或履行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合同失去法律效力。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虚假、欺诈、违法目的、无权代表、违反强制性规定等。当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法律效果是合同被视为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各方不再受合同约束。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各方应当返还已经履行的义务,恢复原状。此外,无效合同还可能导致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等法律后果。因此,当发现合同存在无效情形时,当事人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在成立或履行过程中存在缺陷或违法情形,导致合同失去法律效力。无效合同可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种情况。全部无效合同指合同内容违法、不合法,无法产生法律约束力;部分无效合同指合同的部分内容无效,但其余部分仍有效。当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各方不再受合同约束,应返还已履行义务并恢复原状。发现合同无效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