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差额如何处理? |
释义 | 对于差额问题,《工伤保险条例》并未给出解决方案。但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之所以会产生待遇差额问题,是因为有些工伤保险待遇的计算与工伤职工的本人工资挂钩,《工伤保险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对于参保职工而言,如果缴费工资低于本人实际工资标准,发生工伤事故时就会产生工伤保险待遇差额。可能存在差额的项目主要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此外,有些地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也会产生差额问题。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如果能够通过协商或工会等机构的调解与职工达成一致,建议采取调解的办法解决。调解处理能够快速解决纠纷,双方通过协商互相让步,也能缓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避免激化。但用人单位应当注意,达成一致后应当签订书面的和解协议。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 《工伤保险条例》第八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