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抗诉的规定了哪些情形? |
释义 | 刑事案件抗诉规定了以下情形:1)事实认定错误、证据不一致、证据不足导致定性或量刑明显不当;2)法律适用错误、定性错误、量刑错误;不宜抗诉的情形包括: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存在矛盾但无法排除;被告人提出的辩解与有罪证据之间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以证据不足为由宣告无罪且检察院未发现新证据;判决改变定性但无足够证据证明错误;案件基本事实清楚但量刑情节难以查清。 法律分析 一、关于刑事案件抗诉的规定了哪些情形? 1、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采信证据确有下列错误之一,导致定性或者量刑明显不当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1)认定的事实与主要证据不一致的; (2)认定的事实与裁判结论有重大矛盾的; (3)有新的证据证明刑事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确有错误的; (4)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或裁定无罪的。 2、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或裁定在适用法律方面确有下列错误之一,导致定性或者量刑明显不当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1)定性错误,导致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混淆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造成罪刑不相适应的; (2)量刑错误,即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量刑明显不当的。主要包括:未认定有法定量刑情节而超出法定刑幅度量刑;认定法定量刑情节错误,导致未在法定刑幅度内量刑或者量刑明显不当;适用主刑刑种错误;应当并处附加刑而没有并处,或者不应当并处附加刑而并处;不具备法定的缓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条件,而错误适用缓刑或者判处免予刑事处罚的。 二、哪些情况下不宜抗诉? 1、判决或裁定采信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据之间存有矛盾,但是支持抗诉主张的证据也不确实、不充分,或者不能合理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的; 2、被告人提出罪轻、无罪辩解或者翻供后,有罪证据之间的矛盾无法排除,导致起诉书、判决书对事实的认定分歧较大的; 3、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为由,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如果发现新的证据材料证明被告人有罪,应当重新起诉,不能提出抗诉; 4、刑事判决改变起诉定性,导致量刑差异较大,但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人民法院改变定性错误的; 5、案件基本事实清楚,因有关量刑情节难以查清,人民法院从轻处罚的。 结语 刑事案件抗诉规定了以下情形:一是当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事实认定或量刑方面存在明显错误时,人民检察院应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二是当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明显错误时,人民检察院应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然而,不宜抗诉的情况包括: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据之间存在矛盾且无法合理排除矛盾;被告人提出的辩解与有罪证据之间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宣告被告人无罪且无新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刑事判决改变定性但无足够证据证明改变是错误的;案件基本事实清楚但量刑情节难以查清且法院从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一)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 (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 (三)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人民法院审判前款规定的案件,法律规定由法官独任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二十六条 对于在审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人民陪审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